丙辰年是哪一年 咸丰丙辰年是哪一年


中秋节,又一次如期而至!

在古代中国,尤其是文人雅士之中,中秋节这一天的活动几乎成了一种固定的仪式:赏月与作诗。古诗词中,关于中秋的描写几乎占据了一个显赫的篇幅。

有一个趣闻,说古代文人作诗,一部分是因为“景色迷人”,而另一部分则是因为“被贬职了”。

中秋节的诗歌常常透露出一股浓重的忧伤与思乡之情——毕竟,这一天本该是团圆的时刻,而身处他乡的流落者,最能在这明月下抒发那份离愁别绪。

由此,中秋节、诗歌与悲愤几乎成了一种固定的组合。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苏轼的《水调歌头》。

丙辰年是哪一年 咸丰丙辰年是哪一年

《水调歌头》 —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写下这首词时,正值丙辰年的中秋节。公元1076年,正是宋神宗熙宁九年,那时苏轼正遭贬谪。

苏轼,年轻时风光无限。他于北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首次走出家乡,前往京城参加科举考试。当时,他与父亲苏洵及弟弟苏辙一同前往。年仅二十一岁的苏轼,以及十九岁的苏辙,成为了那年科举中的佳话。

丙辰年是哪一年 咸丰丙辰年是哪一年

苏轼,世称苏东坡

有些人认为,苏轼一生的最大遗憾就是未能考中状元。事实上,苏轼是有机会夺魁的,但主考官欧阳修与梅尧臣当时正在推进诗文革新,而苏轼的策论文章《刑赏忠厚之至论》正符合他们的思想。欧阳修误以为这篇文章是他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只得让苏轼屈居第二。

在文坛巨擘欧阳修的推举下,苏轼名声大噪,京师之内,苏轼的作品一时间几乎被抢购一空,直至“汴梁纸贵”的地步。

俗话说得好,上帝关上一扇门,必会打开一扇窗。但也可以说,上帝为你打开了一扇窗户,必然会关上一扇门!

丙辰年是哪一年 咸丰丙辰年是哪一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 —1112年10月25日)

苏轼的荣光,随着岁月流逝,逐渐被失落的阴霾笼罩。母亲的去世成为了他生命中的一次重大打击。苏轼在母亲去世的十月,不得不回家守孝,刚刚起步的仕途也因此受到影响。

两年后,苏轼重返京城,开始了他的官场生涯。嘉祐六年(1061年),他经过了中制科考试,获第三等,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后又调任凤翔府判官。不久后,他得到了更多的机会,逐渐展露头角。

命运似乎总是在考验苏轼。治平二年(1066年),他的父亲苏洵去世,苏轼再次回乡守孝,三年后才得以重返朝堂。

不久,王安石变法的风潮席卷而来。熙宁三年(1071年),苏轼对新法提出了批评,结果遭到王安石的不满,被贬至杭州任职。熙宁七年(1074年),他被调往密州(山东诸城)任知州。

丙辰年是哪一年 咸丰丙辰年是哪一年

王安石变法

正是在密州的那个中秋节,苏轼写下了《水调歌头》。他在诗中表达了对明月的思考,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怀念——特别是他与弟弟苏辙的分离感,让他在词中写下“兼怀子猷”。

每到中秋,人们总会仰望那高悬的明月。月亮那皎洁的光辉,映照了多少人的梦想与思绪。苏轼在这时问道:“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甚至产生了“欲乘风归去”的渴望。这明月见证了历史的无数沧桑,时圆时缺,难免令人感到心酸。

苏轼在词中写道“何似在人间”,表达了对人世间离愁别绪的感慨。即使明月依旧清辉,但现实中的孤独与痛苦却难以掩盖。这使得他在词中提到“何事长向别时圆”,深刻地表达了对团圆的渴望与对命运的不满。

苏轼的情感波动最终转化为乐观的心境。正如中华文化中的哲理,儒道释三家对待人生的不同态度,影响了苏轼的思想。他最终呼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不仅体现了他对亲人的深情厚谊,也融合了儒道释的智慧。

苏轼在后来的岁月里,依然保持着他的风采与才干。元丰二年(1079年),他看到王安石新政的弊端,再次以《湖州谢表》一书,引起了广泛关注。

丙辰年是哪一年 咸丰丙辰年是哪一年

苏轼的书画作品

又是一个中秋节了!当你和家人团聚时,不妨回想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让我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拼搏,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代表历史大学堂,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文:牛奕达

参考文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