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是怎么来的 豆瓣评分是什么玩意
《长城》、《摆渡人》等大片上映之后,中国电影市场迎来了新的票房高峰。这些影片的负面评价却引发了对豆瓣、猫眼等互联网电影评分平台的广泛讨论,揭示了电影行业的一些混乱现象。
豆瓣评分引发的X
问题的根源在于贺岁档上映的三部电影——《长城》、《摆渡人》、《铁道飞虎》。这些影片的观众评分普遍较低,豆瓣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19点,《长城》评分为5.5分(101551人评价),《摆渡人》仅4.4分(43311人评价),《铁道飞虎》5.7分(12623人评价)。这些低评分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电影报于12月27日发表了题为《豆瓣电影评分,面临信用危机》的文章,质疑这些评分的客观性,并指出豆瓣平台在影片放映前就出现了大量低分评价。这篇报道引起了电影行业的广泛反响,随后,猫眼的影评人评分也被下线,造成了不小的轰动。
豆瓣的评分机制
豆瓣评分的机制由创始人阿北在2015年12月详细介绍。豆瓣并没有专门的专家评审团,而是依赖于数以亿计的普通用户的评分。每个用户对电影进行打分,豆瓣的程序将这些分数转换为0到10的评分,并定期更新。这些评分并不受到审核影响,因此在评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浮动。
1. 评分的变化
用户评分对最终评分的影响是逐步体现的。即便你为某部影片打了五星,如果评分变化不大,通常是因为小数点后的数字被四舍五入了。当有大量用户给予高分时,最终评分会逐渐反映这一变化。
2. 非正常评分
豆瓣系统对被认定为“非正常评分”的账户会进行排除。这些非正常评分包括通过注册或X账户刷高分或低分的行为。豆瓣通过程序对这些异常打分进行过滤,确保评分的公正性。
豆瓣的声誉与挑战
此次事件的背后反映了豆瓣的声誉问题。豆瓣一向被视为小清新平台,但此次却被指责为破坏中国电影市场的“罪魁祸首”。这种指责似乎过于片面。将中国足球的不佳表现归咎于球迷,或将实体经济的低迷归咎于消费者,这种思路都显得不够合理。
近年来,国产电影票房持续增长。尽管今年圣诞档的保护措施显著,比如《星球大战》等好莱坞大片的延期上映,最终的票房表现依然不如预期。这表明,单纯依靠商业手段并不足以确保票房成功。观众越来越精明,对影片的评价更趋理性。电影投资方应该更注重影片质量,而非将问题归咎于评分网站。
豆瓣评分X的不足之处确实存在,但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改进,而不是一味责难。电影从业者应集中精力提升影片质量,最终才会赢得观众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