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成戳和一语成谶 一语成谶相似的成语


文|米勒尔的猫

编辑|米勒尔的猫

在隋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隋炀帝杨广的残暴统治使得民不聊生,农民起义层出不穷。徐世勣,这位在17岁时投身瓦岗军的青年,经过数年的拼搏,最终成为一位赫赫有名的将领。在他生命的尽头,徐世勣留下的遗言却令人深思:若后代出高人,务必要杀,不然必造反。这一警示究竟蕴含着什么深意,又是否应验了历史的轮回呢?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出生于曹州一个富裕家庭。父亲徐盖性格宽厚,乐于助人,因此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望。虽然家庭条件优越,徐世勣却是一个好动的少年,自十岁起便开始结交江湖豪杰。他在《资治通鉴》中回忆道:“我年十二三时为亡赖贼,逢人则杀。十四五为难当贼,有所不惬则。十七八为佳贼,临陈乃杀之、二十为大将,用兵以救人死。”这段经历可见他的侠义心肠和少年时期的豪情壮志。

公元611年,隋炀帝杨广为了显示国威,携近千条龙舟巡游江都,奢华至极。与此数百名侍女赤脚拉纤,为帝王的享乐不遗余力。隋炀帝的好大喜功不仅带来了军事上的失败,也让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公元614年,杨广三度出征高句丽,结果却是大量民众被征召,死于战争与劳役,隋朝的经济也因此遭受重创。在这种生活压力与战乱双重打击下,农民起义爆发,社会动荡的根基愈发深厚。

最初揭竿而起的是长白山的“知世郎”王簿,紧随其后,翟让在河南瓦岗寨组织起义。刚满17岁的徐世勣看到时局的发展,预感到隋朝即将覆亡,遂向父亲徐盖提议:“暴隋将亡已成定局,我们何不趁机投奔瓦岗,推翻暴隋?”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带领百余名农家子弟加入了翟让的起义军。随着徐世勣的加入,瓦岗寨的实力迅速壮大,但随之而来的却是资金匮乏的困境。为了弥补这一缺口,单雄信捐出所有家当,却依然杯水车薪。

面对这样的窘境,翟让无奈之下只能带着起义军四处打劫,虽收获颇丰,但百姓对他们的印象也随之恶化。徐世勣察觉到这一问题,便向翟让提出建议:“不如去大运河附近,趁着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的机会,劫击官船,定能大赚一笔。”翟让接受了他的提议,率军抵达运河沿线,缴获了大量兵器和粮食,起义军的财政问题得以缓解,士兵们也纷纷响应,加入了队伍。瓦岗军的规模很快扩充至一万余人,战斗力在众多义军中名列前茅。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另一位关键人物李密也悄然登场。公元613年,礼部尚书杨玄感发动政变,却因兵败被杀,李密也因此被捕。他机智过人,在押解途中成功逃脱,开始游说各起义军反隋。李密的最终目标便是瓦岗寨,得知李密欲加入后,徐世勣积极劝说翟让接纳他。翟让对李密的背景有所顾虑,然而在徐世勣和单雄信的劝说下,他最终同意了。李密的加入不仅为瓦岗军带来了新的力量,也逐渐改变了翟让对他的看法。

公元616年,隋炀帝为了镇压瓦岗军,任命名将张须陀为荥阳通守。面对这个劲敌,翟让心中充满恐惧,坚决拒绝与张须陀正面交锋,然而徐世勣则主张主动出击。他直言道:“固守乃下策,主动出击方为上策。”最终,在徐世勣的指挥下,瓦岗军大败张须陀,名声大振。617年,翟让决定将指挥权移交给李密,李密自称魏公,建立新政权,然而随之而来的却是李密性情的急剧变化。他变得骄傲自满,甚至设计杀死了翟让,徐世勣也因此受了重伤。

在翟让遇害的消息传来后,徐世勣深感悲痛。他认为,自己未能及时察觉李密的野心,才导致了这样的悲剧。虽然李密仍旧保留了翟让的旧部,但徐世勣选择离开,前往黎阳屯驻。公元618年,瓦岗军在北邙与王世充部交战,最终落败,李密带着残部投奔晋国公李渊。曾经辉煌的瓦岗军自此分崩离析,徐世勣在此情此景中,深感惋惜,开始考虑未来的出路。

在此期间,魏征寄来了归唐的信件,徐世勣深思熟虑后决定归顺唐朝。他明白,李渊和李世民都是明君,归投他们是顺应民心的选择。他仍然担心李密在黎阳留下的权力问题。经过一番思考,徐世勣选择将黎阳的兵马钱粮等资料的清单交给李密,表明与瓦岗军的彻底决裂。李渊对此举深表感动,任命他为莱州总管,并赐姓李,之后徐世勣便被称为李勣。

同样归唐的李密却被任命为光禄卿,这让他感到失落和愤懑。心中不满的他很快滋生了再次谋反的念头。公元十二月,李密借口与旧部商议,离开长安前往山东,却未料到唐高祖已暗中留了一手。在行至华洲时,李密被唐高祖派使者召回,最终在熊耳山被唐军斩杀。这个消息传到李勣耳中时,他痛心不已,甚至亲自请求唐高祖为李密厚葬,表达了他的忠诚与尊重。

李密的遗体被运至黎阳,李勣以君臣之礼将其安葬于黎阳山南。此举使李勣在李唐王朝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自此,李勣在唐朝的仕途开始了新的篇章。他被安排在秦王李世民的麾下,参与剿灭割据势力,进一步巩固了李唐的政权。

公元624年,大唐王朝已稳固,但突厥却乘虚而入,李世民命李勣与李靖驰援太古唐军。在经过深入研判后,他们制定了针对突厥的反击策略,二人率队突袭代州,令敌军陷入混乱,最终迫

文|米勒尔的猫

编辑|米勒尔的猫

隋朝末年,统治者隋炀帝杨广的暴虐与昏庸,给百姓带来了无尽的苦难。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中,年轻的徐世勣在17岁时加入了瓦岗军,随即投身于推翻暴隋的战斗中。最终,他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封为英国公。临终前,徐世勣却留下了一句令人深思的遗言:“若后代出高人,务必要杀,不然必造反。”这句话究竟暗示了什么,又是否应验了呢?

徐世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出生于曹州的离狐人家。

尽管家境富裕,父亲徐盖性情乐善好施,深得民心,徐世勣却始终心系江湖,从小便爱结交各路豪杰。年仅十岁时,他便已是风头劲盛的小侠士,十几岁时更是屡次与强盗抗衡,锻炼出一身勇气和战斗技巧。

公元611年,隋炀帝杨广携近千条龙舟南巡,身边侍女赤足拉纤,场面奢靡得令人咋舌。为了彰显国力,隋炀帝在614年发起对高句丽的第三次征讨,致使数以万计的百姓被迫征战,死于战火之中。民众的生活日益艰难,愈演愈烈的起义浪潮冲击着隋朝的统治。

最早的起义者是来自长白山的王簿,紧随其后,翟让在河南瓦岗寨举起了反旗。徐世勣已经意识到隋朝即将崩溃。他对父亲徐盖说:“暴隋将亡已成定局,我们何不趁机投奔瓦岗,推翻暴隋?”李盖欣然同意,徐世勣于是带着百余名农家子弟投奔了翟让的起义军,瓦岗寨的实力迅速壮大。

随着人手的增加,资金的问题却逐渐暴露出来。单雄信为了补充军饷,甚至倾尽家产,仍然无济于事。翟让只好带着起义军到处劫掠,虽然因此获得了一些财富,却在百姓心中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徐世勣意识到这一点,便提议道:“穷人去穷人,又能捞到多少油水?不如去大运河附近,隋炀帝正在开凿大运河,去那里劫击官船,必能赚个盆满钵满。”翟让听后恍然大悟,立刻带领军队前往运河沿线,果然缴获了大量兵器和粮食,附近百姓也纷纷加入了起义军。

这一时期,另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李密也悄然崭露头角。公元613年,礼部尚书杨玄感发起政变,但在洛阳攻陷时因遭到挫败而被杀。李密被捕,但凭借其聪明才智,成功逃脱。此后,他四处游说起义军反隋,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瓦岗寨。徐世勣得知李密有意归附,便建议翟让将他纳入麾下。

对于李密的加入,翟让心中却存有顾虑,认为这位出身显赫的将领可能会与其他部众发生矛盾。在与单雄信和徐世勣的讨论中,翟让坦诚地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然而两人一致认为引进李密利大于弊。徐世勣更是指出:“李密乃稀缺之才,若是不留,日后只怕悔不如初!”经过一番争论,翟让终于同意吸纳李密入伍。李密不负众望,为瓦岗军招募了大批部众,逐渐改变了翟让对他的看法。

公元616年,隋炀帝南巡,为了镇压瓦岗军,他任命了名将张须陀为荥阳通守。翟让得知消息后心中忐忑,认为面对张须陀的强大力量,自己难以应对,因而主张守势。徐世勣却坚定表示:“固守乃下策,主动出击方为上策。张须陀勇而无谋,我军只需智取,不宜正面交锋。”最终,翟让采纳了徐世勣的建议,瓦岗军在荥阳大海寺一战中成功大败张须陀,从此声名鹊起,战斗力在各起义军中名列前茅。

617年,翟让在徐世勣的建议下,将指挥权交给李密,李密建立了“大魏”政权,自称魏公。随着权力的膨胀,李密的性情也变得骄纵蛮横,甚至暗中谋杀了翟让。徐世勣在这场突发事件中受了重伤,逃离时毫不知情。待到他伤愈,才得知翟让的惨死,悲痛欲绝,认为这一切皆因自己决策失误。尽管李密将翟让的旧部留给徐世勣,徐世勣却选择自请到黎阳驻军。

公元618年九月,瓦岗军在北邙与王世充部发生激战,最终落败。李密带着残部投奔了晋国公李渊,曾经声势浩大的瓦岗军由此走向解体。徐世勣对此感到深切遗憾,同时开始思考未来的出路。在他接到了魏征寄来的归唐信函,经过深思熟虑,徐世勣最终决定投降唐朝。

李渊与李世民均为明主,投靠他们是民心所向。徐世勣更担心的是李密在黎阳遗留下的种种事务。他决定采纳郭孝恪的建议,将所有与黎阳相关的兵马钱粮和人口资料的清单交给李密,表明他与瓦岗军的彻底决裂。李渊得知后,十分感动,称赞徐世勣为忠君良臣。

同年十月,徐世勣被任命为莱州总管,唐高祖李渊亲赐“李”姓,从此他被称为李勣。而同样归唐的李密,却被任命为光禄卿,因而心中不满,暗生反叛之意。十二月,李密借口与旧部商议,离开长安前往山东,但却在途中遭唐高祖的暗算,最终被捕斩杀。

这一消息传到李勣耳中,让他感到无比悲痛,甚至亲自向唐高祖请求以君臣之礼厚葬李密。唐高祖赞赏李勣的忠诚,立即同意了他的请求。李密的遗体被送至黎阳,李勣以恭敬之礼将其安葬在黎阳山南,此举让李勣在唐朝中受到了高度评价,他的忠诚也为后来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李勣归唐后,被安置在秦王李世民麾下,先后剿灭了王世充、窦建德等地方割据势力,巩固了李唐政权。公元624年,唐朝疆域稳固之际,突厥发动侵袭,李世民下令李勣和李靖前往潞州支援。在经过充分评估后,他们制定了有效的反击策略,成功击溃了突厥军队,保卫了唐朝的疆域。

公元668年,李勣作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率军攻克高句丽的主力部队,并成功占领平壤,圆满结束了征讨高句丽的战役。班师回朝后,

李勣受到唐高宗的重视,赐封为英国公,享受高官厚禄。他在唐朝的成就不仅体现在战功上,还因其治理民政、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等多方面受到百姓爱戴。他的心中常常思念着昔日的兄弟翟让和李密,感慨万千。

李勣在朝中的忠诚与才华使他屡屡被委以重任,但他始终保持谦逊,从不炫耀自己的功绩。每当谈起自己从瓦岗起义到投身唐朝的经历时,他总是告诫后辈们:“权力易得,忠诚难守,唯有清白之心才能长久。”这一理念深深影响了许多年轻的将领。

公元675年,李勣因病去世,享年六十余岁。其遗愿中,他强调了“善待百姓”和“团结部众”的重要性。李勣的忠诚和智慧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后人对他的评价常常与李密的悲剧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一个时代的楷模。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人,在历史的长河中,李勣的忠勇将永远铭刻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