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翻译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翻译及原文


高考语文《论语》部分的重要课程内容及相关测试题,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孔子的智慧与思想。本文将从《论语》的经典段落出发,探讨孔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讲: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重点选段】

《论语》汇集了许多孔子的名言,尤其在《论语·为政》一篇中,有这样一段引人深思的话: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在十五岁时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时能够自立,四十岁时遇事不再迷惑,五十岁时明白了人生的天命,六十岁时能容纳各种意见,七十岁时则可以随心所欲,但依然不会超出规矩。

这不仅是孔子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也是他在为政时对自己经历的深刻反思。孔子在世时已经七十二岁,他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自己历经艰辛的成长过程。他的早年生活并不顺遂,父亲早逝,家庭负担沉重,他不仅要照顾一个残疾的哥哥,还要照顾姐姐,肩上的责任令他不得不早早成熟。

孔子提到在十五岁时立志求学,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努力和磨练,到达三十岁时终于“立”了起来。“立”的意义在于稳定自己的立场,明确做人的道理,不能随意动摇。三十岁时,他的心中仍有疑虑和摇摆。“四十而不惑”便是他到了四十岁后,才真正对人生和学问有了坚定的认识,这是一种内心的成熟。

在六十岁时,他所说的“耳顺”意指经过多年的学习和修养,已经能够包容各种声音,无论是赞美还是指责,心中都能保持平静。听到的批评不会让他愤怒,反而会激励他思考,这样的境界非常难得。孔子的智慧在于他能够将是非善恶分得清楚,对他人持有一种关爱之心,试图去帮助那些需要改变的人。

而到了七十岁,孔子认为自己终于达到了“从心所欲”的境界,然而这一“从心所欲”并非放任自流,而是有着“不得逾矩”的约束。这是自由与责任的结合,人与人之间需要有一定的界限,保持良好的道德操守。“从心所欲”在自由中找到了规矩的平衡,这同样适用于形而上的哲学思考。

【高考精准押题】

1,“三十而立”这句话常被解读为“三十岁时,知道规矩,能够在社会上立足”,也有的认为是“三十岁时,懂得礼仪,做事言行都有把握”。就这两种翻译,个人更倾向于前者。因为孔子提到,十五岁时开始立志求学,经过多年的努力,到三十岁时才真正能够独立面对生活。这个“立”字有着不动的意思,表明一个人在面对生活时应有的坚定态度。

2 关于柳宗元的句读方式,即将“从”字写作“纵”,我并不同意这种解读。原文“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意在表达到了七十岁时能够随心所欲,内心却始终遵循着规矩。而柳宗元的标点将其解读为“纵心”,含有放纵的意味,显然与孔子的意图相悖。假如真的是放纵欲望,又怎能做到不逾矩呢?柳宗元的理解并不恰当。

【真题训练】(答案将在下一期公布)

海淀区2018届高三查漏补缺语文试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根据唐人陆德明的句读,这段文字可以标点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析这两种标点中孔子对人和马的态度。

(1)

(2)

2.结合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2.结合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更认同哪一种标点。

【参考答案】

1.(1)重人轻马(2)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后一种标点体现了对孔子的推崇,但“人马并重”并不符合孔子的本意。孔子的仁爱观强调的是在亲情的基础上再扩展至他人,而非无差别的爱。

孔子的教诲依旧在当今社会中具有深远的意义。他通过对自己人生的总结,向后世传递出一个关于学习、成长与道德的宝贵理念,这值得每一位学生认真体会与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