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餐盒属于什么垃圾 一次性塑料盒是可回收物吗


疫情期间塑料餐盒用量明显增多本报记者贾宁摄

本报记者王菡娟

随着疫情在多个地区的反复,城市的外卖小哥们更加忙碌,穿梭在街头巷尾,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居家办公的人们手中。这种便利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塑料餐盒的使用量激增,社区的垃圾桶中也因此填满了这些难以降解的废弃物,给环境带来了隐患。

如何有效处理这些塑料餐盒,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美团的外卖餐饮业务中,塑料餐盒的使用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处理这些废弃餐盒也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近期,在《中国塑料污染治理理念与实践》报告发布会上,塑料餐盒问题再度引起了广泛关注。

美团“青山计划”项目总监田瑾指出,目前市场上超过90%的塑料餐盒使用PP塑料,这种材料具有良好的回收和再生价值。他强调,很多人对废弃塑料餐盒的单独回收并不了解,这使得资源的再利用变得更加困难。

田瑾进一步解释道,“青山计划”围绕着“更好生活、更美自然”的愿景,设立了绿色包装、低碳生态、青山科技、青山公益四大板块,致力于推动生活服务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实现生态各方的共建共享。

为此,美团通过互联网平台的能力,推出了“无需餐具选项”,鼓励用户在下单时选择不使用一次性餐具。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亿用户选择了这一选项。美团还与各级政府、社区、高校、NGO、餐饮商家以及回收企业合作,探索塑料餐盒的分类回收模式。

塑料餐盒回收后能够被转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的数据,回收后的塑料餐盒可被加工成颗粒,再次使用于多个行业,其中28%用于包装行业,22%用于建筑材料,14%被汽车行业消费,13.5%用于农业,而电子电器及家居行业的占比分别为11%和9%。

餐盒的回收率与城市垃圾分类制度密切相关。为了推动废弃餐盒的回收及再生利用,物资再生协会联合美团发布了《塑料餐盒回收再生调研报告》。这份报告首次对餐盒的使用和回收状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根据报告,2020年全国餐盒使用量约为107万吨,库存量为13万吨,回收量仅为25万吨,回收率为23.3%,略低于全国废塑料的整体回收率26.7%。

王永刚表示,餐盒的回收流程涉及多个参与者,包括居民、社区、环卫部门、垃圾中转站和环保企业等,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回收体系。

调研显示,塑料餐盒的回收模式主要分为三种:市场驱动的自发回收、企业主导的集中收运、以及政企合作的两网融合模式。美团在厦门市率先开展城市级餐盒回收试点,覆盖了四个辖区和1000多个社区,自2021年落地以来,已经成功回收了超过千吨的塑料餐盒。随后,美团在上海杨浦区与爱分类爱回收合作,投放了智能回收机,使得日均回收量达到了3吨。

调研报告也指出,由于垃圾分类制度的执行力度、城市回收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消费者的参与意识等因素,导致各地废弃餐盒的回收情况不尽相同。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和厦门等城市,统计了各地的回收量,并对比了相关的再生利用产业数据。

调查发现,在经济发达且垃圾分类制度执行良好的地区,餐盒的回收率可以超过60%,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回收活动则较为稀少。像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发达地区,塑料餐盒的回收活动相对活跃,而在缺乏再生利用企业的地区,回收工作则较为滞后。

为了实现高值化利用,必须做到应收尽收。王永刚指出,当前产业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很多地方的垃圾分类标准未将废塑料餐盒纳入可回收物名单,许多餐盒被当作其他垃圾处理,回收活动只能依靠自发且分散的个体商户;消费者对餐盒的分类知识匮乏,参与度低,第三方的回收效率也普遍不高。

王永刚特别提到,缺乏全生命周期管理对餐盒的回收进程造成了影响。餐盒的标准化程度低,使得设计差异大,造成空间浪费,降低了清运效率;不同材质的混合使用又影响了再生料的品质。在城市内,回收基础设施的缺乏也使得塑料再生利用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在今年的两会上,多位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应在城市中建设专门的塑料分拣中心,实现废塑料的全面回收。全国政协委员冯守华提议,地方政府应加强对分拣中心等回收基础设施的用地规划,结合实际情况,为回收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或免费用地政策,以促进地方分拣中心的建设。

冯守华强调,政府应鼓励回收企业与环卫系统合作,充分利用现有的回收设施,并制定灵活的合作方案,以降低前端收集的运营成本,实现可回收物的全面回收和高值化利用。

报告还建议,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完善垃圾分类制度,将塑料餐盒纳入可回收物目录;推广塑料餐盒的标准化规范,推动其易回收易再生设计,并在适宜区域尝试推广可降解塑料的应用,最后加强公众宣传教育,提升消费者参与餐盒回收的积极性。

废弃塑料餐盒的回收与再利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通过完善制度、提升基础设施、增强消费者意识,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