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母戊鼎与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为何改名后母戊鼎


王又又|文

司母戊鼎,这件历史悠久的青铜器,曾在世界文物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尽管它的地位显赫,但在一次不小心的播报中,央视却意外地引发了一场关于名称的争议,让人啼笑皆非。

换名风波的尴尬瞬间

2011年3月6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在其《新闻30分》节目中提到这件文物时,主持人错误地将“司母戊鼎”读作“后母戊鼎”,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反响。人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不满,质疑央视的专业性,认为作为国家电视台,居然连这样一件家喻户晓的文物名称都读错,实在令人难以接受。许多人感叹,“在中国,能读对这三个字的至少应该有小学文化水平的人。”如此言辞,充满了戏谑与无奈。

经过一番风波,央视不得不在官方微博上进行澄清,称早在201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就已将“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这种更名的争议,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因鼎内铭文的三个字“司母戊”,郭沫若曾称其为“司母戊鼎”,而另一些学者则主张使用“后母戊鼎”。

他们的争论主要围绕铭文的字形和字义展开。字形上,两者难以区分;但字义上,“司母戊”代表了祭祀母亲的意义,而“后母戊”则是指墓主人的身份,暗示其与商王武丁的后妃妇妌的关联。这样的分歧使得“司母戊鼎”与“后母戊鼎”的称谓交替出现,成为学术界的焦点。

惊心动魄的出土故事

安阳,这座曾经不为人知的小城,在1899年发现甲骨文后,逐渐成为古董与文物爱好者的聚集地。人们如潮水般涌入,渴望在这片土地上挖掘历史的宝藏。1939年3月15日,武官村的两位村民吴培文与吴希增在寻找药材时,意外发现了一块坚硬的物体,心中暗自窃喜,想必是件宝物。当天夜里,他们召集村民,开始了挖掘的行动。

经过数小时的努力,经过多次的挖掘,众人终于将鼎的轮廓显露出来。为了避免被日本人发现,他们决定暂时埋回鼎身,进行秘密策划。次日夜晚,参与挖掘的人数逐渐增多,大家小心翼翼地操作,终于在第三天的凌晨,成功将这件国宝拉出。可惜的是,鼎耳却不翼而飞,经过一番寻找,得知原来是旧茬,大家只能作罢。

出土的消息还是不小心泄露,迅速引来了日军与古董商的注意。吴培文将鼎藏于自家院中,伪装成柴草。可日军并没有放过他们,几次突袭让人们不得不频繁转移这件宝物。甚至有古董商愿意以高价购买,但提出要将其切割成几块的要求让人难以接受。最终,经过多番波折,这件宝物被小心翼翼地保护着,直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国宝如何留在北京

1946年6月,战后的人们开始重视起这件文物的下落。在多方努力下,安阳县的相关负责人终于在7月11日将司母戊鼎从吴培文家掘出。此后,鼎被作为蒋介石的60岁寿礼送往南京展出。1948年,中央博物馆与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展览时,司母戊鼎首次对外公开亮相,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

在南京解放前夕,国民政府本计划将鼎运往台湾,但由于体积庞大而无法实现,最终决定留在南京。1959年,司母戊鼎作为展品迁至中国历史博物馆,开始了它的新篇章。

时光荏苒,2005年,殷墟被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安阳新建的殷墟博物馆也于9月25日正式对外开放,司母戊鼎作为重要展品回到了它的故乡,圆满了众多人的期盼。

铜绿大鼎的独特之美

关于司母戊鼎,许多人从小就耳闻其名,但真正了解它的美丽与价值却是在长大后。初见时,鼎身泛着铜绿,造型方正,给人一种独特的美感。鼎的表面装饰着各种纹路,夔龙纹、饕餮纹等展现出商代独特的文化韵味。

鼎身的纹路中,以饕餮纹为主,图案神秘且威严,带有一种古老而深沉的气息。而夔龙纹则象征着人神之间的沟通,这不仅是装饰,更是文化与信仰的表达。司母戊鼎,作为一件历史悠久的文物,承载着无数人对历史的敬仰与崇拜。

从建造至今,司母戊鼎经历了千年风雨,无论称之为司母戊鼎还是后母戊鼎,它的存在始终连接着古老与现代,历史与文化,成为了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