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糖人的做法 吹糖人的糖怎样熬制
黄氏吹糖人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四川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黄氏吹糖人的技艺如璀璨明珠,散发着浓厚的文化魅力。
在简朴的工作台上,几件简单的工具和材料便可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立体糖人:一根板凳、一捆竹签、一把剪刀、一个熬糖的锅和两根搅糖棒。黄祖全的作品,无论是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还是生动有趣的老鼠钻油壶、猴子打伞,皆让人叹为观止,深受大众喜爱。尤其是在川南地区,黄氏吹糖人更是家喻户晓,享有极高的声誉。自清代起,这一技艺便传入内江,吸引了众多的目光。每个糖人背后都蕴藏着丰富的民间故事,体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黄氏吹糖人的传承人:黄祖全
这种民间艺术以加热的糖稀为基础,造型生动有趣,涵盖了人物、动物和植物等多种形态。
制作吹糖人所需的原料是饴糖。初购的饴糖因水分过多,无法直接使用,因此必须经过炼制。炼制过程中需小心掌控火候,火力过大会在锅面产生焦渣,这会影响后续的吹制。炼好的饴糖成为糖浆,其含水量因季节而异;冬季需保持低水分,而夏季则要求适度增加。只有灵活掌握这些细节,才能保证糖人的完美制作。在制作前,需先将木型放入特制的火炉中加热,将糖浆倒入马瓢内加热至软化,方可进行吹制。在这一过程中,剪、捏、吹、染四大技艺相互结合,才能呈现出美观的作品。
黄氏吹糖人独特之处何在?黄祖全对此充满自豪。他指着墙上挂着的作品,兴奋地谈起了他的代表作——“龙缠柱”。
这幅作品展示了一条栩栩如生的龙,蜿蜒缠绕在柱子上。龙的头、爪和尾巴细致入微,显得极为真实,远比其他作品的“抽象”造型更具冲击力。这一切,都是黄祖全历时八年心血的结晶。
多年前,黄祖全在观察其他手艺人的作品时,发现龙造型的糖人虽受欢迎,但往往美感不足,有的甚至像毛虫。心中暗自立下决心,他要创造出一条真正的“糖龙”。2002年,黄祖全退休,拥有了大量空闲时间,便开始四处考察不同地区的龙形象,回家后反复模仿和改进,这一过程并非易事。
经过八年的努力,“龙缠柱”终于面世,受到游客热烈追捧。黄祖全自豪地表示,这个造型在全国独一无二,体现了他对传统技艺的创新与执着。
回首过去的六十年,黄祖全早已无法确切记得自己制作过多少作品,只是模糊地估计至少上万个。他始终在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着吹糖人的幸福生活。
黄氏家族中,黄祖全与兄弟们共同继承着这一技艺,甚至他的妻子也熟练掌握了吹糖技巧。如何将这一手艺有效传承却成了他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为一项不外传的家族手艺,黄祖全把教导下一代视为责任。他的儿子自小对吹糖产生了浓厚兴趣,如今已能熟练进行基本操作。每当假期回家,他们会一起探讨吹糖技艺,甚至连孙女也能制作一些简单的糖人。
如今,黄祖全常常到学校和社区表演吹糖人,希望通过展示这门传统技艺,吸引更多人关注。他的家庭虽然面临着技术传承的挑战,却始终乐在其中,因为他们在这份传统工艺中找到了无尽的快乐。
对于黄祖全而言,糖人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零食,更是承载情感与艺术的珍贵作品。
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背景下,黄氏吹糖人的未来将如何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期待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