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是词的 辛弃疾词太常引
在中国文学史上,纳兰性德以其深情的词作著称,尤其是在描绘离愁别绪方面,具有独特的风格。本文通过分析他的《太常引》,探讨其中蕴含的情感与意象,展现了他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太常引
清纳兰性德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纳兰性德,字容若,是清代一位享有盛誉的诗人。他的作品在唐宋以来的诗词中独树一帜,深受后人推崇。传说他与表妹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因表妹被选入宫,两人最终无奈分离。这段悲情故事成为他创作的重要灵感来源,也体现了离别之苦的主题。
晚来风起撼花铃。人在碧山亭。
在这句开头,诗人通过“晚来”和“风起”,构建了一个寂寥而凄清的氛围。夜色逐渐降临,清风轻拂,伴随而来的是他内心的愁绪。诗人驻足于碧山亭,似乎是对时间和空间的无奈留恋。
愁里不堪听。那更杂、泉声雨声。
随之而来的几句则全是声音的描绘。面对满心愁苦,花铃的叮当声伴随着晚风的轻拂,让本已寂静的夜更显冷清。泉水的潺潺声和雨滴的细腻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在加重他的孤独感。正如范仲淹所言:“何须听丝竹,山水有清音”,然而在这里,诗人所听到的却是让人更加沉重的声音,体现出王国维所述的“以我观物”的情感渗透。
无凭踪迹,无聊心绪,谁说与多情。
在这句中,诗人用“谁说与多情”表达了对情感的无奈。多情的心境使他无法自拔,然而行踪不定,家人爱人皆不见,心中苦楚向谁倾诉?这份孤独感更加凸显了他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梦也不分明,又何必、催教梦醒。
梦境成了他逃避现实的唯一途径,但即便如此,梦中重逢的场景也显得模糊不清,似乎连这样短暂的安慰也无法得到。梦醒时分,各种杂音将他拉回现实,正如他在另一首词中所写:“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此情此景,互为呼应,展现出他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小令虽然只有四十九个字,却完美呈现了“起承转合”的结构。以“晚来”“风起”作为开端,确立了伤感的基调。接下来的描绘转向声响,紧接着又将焦点转向内心的情感,最终回归到声音的催醒,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纳兰性德的这首《太常引》字字凝练,句句含情,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学造诣与独特的个人魅力。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他将离愁别绪的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感同身受。正因为如此,纳兰性德被誉为词中杰出的人物,其作品在后世依然闪耀着独特的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