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端午节 《端午》屈原古诗
端午节,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节日,不仅在中国受到广泛庆祝,更在全球华人社群中深受欢迎。
屈原,这位生活在战国时期的诗人,至今已有2300年未曾离去。他忠诚于楚国,其故乡大致位于今天的江苏徐州与安徽淮北交界。尽管当时楚国的领土仅覆盖现代中国的部分地区,但屈原的影响却在时间的流逝中愈发深远。
每年端午节,随着时光流转,从北国的黑龙江到南方的海南,甚至遥远的新疆,人们都会以包粽子的方式来缅怀屈原。这种传统延续了几千年,已成为华夏儿女共同的记忆。
纪念屈原的意义究竟何在?
我们不仅缅怀他的文学成就,更是为了纪念他在农历五月五日的绝望自尽。端午节在全球华人中流传,尤其是在新加坡,庆祝氛围格外浓厚。在这个华人国家,人们会在东海岸公园举行盛大的龙舟赛,各国队伍齐聚一堂,争夺荣誉。
与中国传统的甜粽和咸粽不同,新加坡的粽子则是紫色的,名为娘惹粽,采用蝶豆花浸泡的糯米制成。这让初次品尝的中国游客颇感意外,但面对这种新奇的美食,他们依然会诚心祝福:“端午安康。”
但这一问候却引起了新加坡人的疑惑。
他们不明白,来自中国的同胞为何如此表达,而这种情况自2015年开始逐渐引发讨论。有考据显示,早在2013年以前,中文文献中几乎没有“端午安康”这一说法,只有陕西的端午龙舟比赛与一款饮品名为“端午安康茶”曾提及过此名。
2015年后,“端午安康”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取代了人们多年来所习惯的“端午快乐”。许多人开始认为,在祝福时应使用“安康”,而将“快乐”视为不合适,甚至引发家庭内部的争论。
最终,家庭中的和睦不再,留下的只有争吵和不快。
回想起2013年神舟十号飞天时,宇航员在端午节问候全国人民时,举起的牌子上赫然写着“端午节快乐”。难道说,中国航天的精英们全然不懂这个节日的深意吗?
在2022年6月3日,小米集团的雷军在社交媒体上发表祝福,称“早,端午节快乐!”这条消息瞬间引发热议,网友们纷纷指责他的用词不当,质疑一个企业领导人为何不遵循“端午安康”的说法。
雷军随即再发消息,表示妥协,然而一些“安康党”却因此感到胜利。
这场关于端午节问候的争论,令人不解。端午节不仅仅是追忆屈原的日子,节日的意义也应该包容快乐。尽管有人认为,这个节日应充满悲伤,但古代人们则认为,端午时节应当驱邪避毒,保持健康。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至今众说纷纭。即使这个节日确实源于屈原的悲剧,屈原本人也不愿意国人在这一天因他而感到不快。
宋末诗人文天祥曾作《端午即事》,以此来纪念屈原。他作为民族英雄,也曾渴望殉国,然而在那个时代,老百姓并没有以“烈士殉国”的心态来约束自己,让节日失去欢乐。
清明节也是如此,虽然是祭祖的日子,但许多人依然选择踏青、春游,享受春日的美好。
放下这些争议,珍惜节日带来的快乐与团聚才是最重要的。
在泰国,端午节被称为“拜芭掌节”。当地人将节日名改为“拜粽子节”,并不见得有人因此反对。人们同样会准备丰盛的食物祭拜祖先,并在寺庙中祈求平安幸福。这体现了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与端午节的本质并无二致。
曼谷的唐人街上,华人们用“萨瓦迪卡”向来客问好,同时也传承着端午节的故事。美国的华裔在端午节前后举行赛龙舟等庆祝活动,已持续多年,选手们在河流中尽情挥洒汗水,享受着这份快乐。
当佳节再次来临时,让我们抛弃对于“安康”与“快乐”的争论,怀着欢喜的心情去庆祝。节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带着快乐与亲情,便是节日的真正意义。
生活已经足够艰辛,抓住节日的机会,去享受与家人朋友相聚的时光,这才是庆祝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