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制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
氧气是生命的重要元素,它的性质和制取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将详细探讨氧气的工业和实验室制取方法,揭示其背后的科学原理与实验细节。
考点1:氧气的工业制法
1. 液态空气分离法
该方法利用液态氧气与液态氮气的沸点差异,是一种物理变化的过程。通过将空气液化并加以分离,从而获得纯净的氧气。
2. 膜分离技术
此方法同样属于物理变化,主要依赖于半透膜的特性。在选择制取氧气的原料时,需考虑工艺的安全性及便利性。研究表明,过氧化氢、高锰酸钾和氯酸钾等化合物在氧气的制取中效果显著。
考点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 过氧化氢溶液
(1)所需药品:
过氧化氢溶液(H2O2)和二氧化锰(MnO2,黑色粉末)
(2)反应原理:
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符号表达式:H2O2=H2O+O2。
注意:在此反应中,MnO2作为催化剂发挥着重要作用,加速反应进程。
(3)实验装置:
采用固液常温型装置。
(4)注意事项: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需浸入液面以下,以防气体逸出;
②导管应略微伸入试管塞,以便有效导出气体;
③装药品时,固体应在液体之前放入;
④该装置的优点在于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2. 氯酸钾或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所需药品:
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氯酸钾(白色固体)和二氧化锰(黑色粉末)。
(2)反应原理:
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符号表达式:KClO3=KCl+O2。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符号表达式:KMnO4=K2MnO4+MnO2+O2。
(3)实验装置:
固体加热型(高锰酸钾实验中需加棉花,氯酸钾则不需)。
(4)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操作步骤:
①连接装置时,从下到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②检查气密性,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若气泡冒出则表明漏气,反之则表明气密性良好;
③装入药品时需用药匙或纸槽,试管口塞入棉花以防止粉末进入导气管;
④固定试管时,确保试管口稍向下倾斜,以免冷凝水回流导致试管炸裂;
⑤加热药品时,需均匀受热后再针对固体部分加热;
⑥收集气体时采用排水法,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当气泡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收集满后,需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以防气体逸出。
3. 检验与验满:
使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若木条复燃,则说明气体为氧气;
同样,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证明已满。
考点10:催化剂的作用
1. 催化剂的定义:
它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反应速率,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
2. 催化剂的特点:
它可以加快或减慢反应速率,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发生变化。
3. 理解催化剂的概念:
①催化剂不会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②催化剂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它只是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③每种催化剂通常针对特定反应,可能会有多种催化剂参与同一反应。
4. 如何证明某物质是催化剂:
①通过对比实验,观察加与不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
②在实验前后对催化剂进行称量,以确认其质量未变;
③重复实验,观察催化剂是否仍能改变反应速率。
5. 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包括反应物浓度、温度、接触面积、催化剂的存在与否以及催化剂的种类和质量等。
氧气的制取方法不仅丰富了实验室的研究手段,也在工业应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与过程。